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
文山社大101-2學習成果展在102年1月5日隆重登場

文山社大101-2學習成果展在102年1月5日登場囉!!!!!精彩表演、藝術視覺饗宴、好吃好玩攤位裡面統統有更重要還有看喜歡的課程。

現場就有報名處可立即預定您春季與文山社大的約會
歡迎大家樓上揪樓下,通知親朋好友一同來參加唷^__^


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

102年度第1期招生訊息

102年度第1期招生訊息
2013年,依照年輕人的講法,是「愛你一生」,對文山社區大學來說,2013年9月28日,是創校15週年紀念。意思就是,是全校會忙得很幸福的一年。

孔子說:吾十有五而志於學。如此說來,本校正當少年勇,依過去的辦學累積,有清楚的發展脈絡,也有堅定的辦學理念,迎向十五歲。文山社大一路走來,一直將終身教育、知識解放、育成公民意識、深入地方作為辦學理念。也因此,過往至今的課程開設,除了各位朋友喜愛的藝能課程外,我們也推出凝聚地方認同與地方文史的「文山學」;以景美溪、貓空、仙跡岩等地作為教學場域;認識法學教育的「公民陪審團課程」;並以文山區木柵公園萃湖,作為濕地生態課程的復育實作場地。在與地方合作上,我們更與文山區公所、安全社區促進會等在地組織,共同辦理社區防災志工,讓社大不僅是教學的平台,更能與地方的民眾與發展性緊密地結合。

除了開設課程,我們也致力於推動多元的活動:每學期的公民素養周講座論壇、文山義學講堂、文山曬書節、文山茶筍節、科學講座、學員成果展等活動。並由各班級教師帶領學員,深入社區服務:包含老人安養中心義演與剪髮義剪。十五歲的文山社大,將秉持創立精神,迎向「而立之年」。誠摯邀請大家在文山社區大學這個多元豐富的學習場域,盡情學習,不斷成長。更恭喜與本校共同成長15載的師生,見證這一路美好風景!

102年第1學期課程開始招生囉

本校102年第1學期課程,12月24日(一)下午2:30開放報名,102年1月5日前,無論新舊生報名均享學分費9折優惠,歡迎大家加入終身學習行列(報名須知),報名洽詢電話02-29302627。

102年1月5日(六)中午12:00~下午5:00為學習成果展,現場有精采的表演活動及課程解說,還可參加抽獎,歡迎大家蒞臨參觀。

102年第1期課表:景美週課表木柵週課表考場週課表課程總表課程異動、 報名需知


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【耕耘,反思,城鄉共好】-2012彎腰系列講座




  近年,農事精彩、青年入田、綠色消費、學生進鄉,農運不息。


  彎腰生活節邁入第四年,像初綻的新芽成長,而我們仍持續勞動澆灌。

  今年彎腰系列講座,關注台灣各地萌發的小改變。

  他們不是孤獨的理想者,而是野火燎原前的點點繁星。

  今年,邀請您一起加深農業農村改變的可能,探尋城鄉共好的機會。
 

  報名網址:http://goo.gl/2Npih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【流浪之歌X彎腰市集】

土壟手作坊 │ 講者:大南埔農村辦公室 賴咏華

10/ 06(六)、10/ 07(日)14:00-15:00

地點:台北市中山堂廣場

  土礱是過去用來磨去米殼的工具,用竹子和土作成的,
  過程複雜、工法講究,沒有三五年的功夫是學不會的。
  讓我們重溫土壤的溫厚,細細研磨的米粒將會圍繞著泥土的香氣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青年返/進鄉─農村裡的可能 │ 講者:野上野下 周季嬋

10/ 06(六) 16:00-17:00

地點:台北市中山堂廣場

  「野」,字義與「宅」相反。在客家話裡,「野上野下」
  指的則是四處玩樂、遊手好閒。我們延伸野上野下的內涵,
  在野上野下的過程中,發堀農村的真、美、好!
  以美濃的自然為材料;在文化中創作;在農業裡藝術,
  創造青年在農村的另一種可能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「志工旅行 X 異國農耕」 │ 講者:以立國際 梁淳禹

10/ 07(日)15:00-16:30 地點:台北市中山堂廣場ELIV是Empowering Lives through

Innovative Volunteerism

的縮寫,透過「接力賽式」的國際志工模式,推動台灣青年到海外服務弱勢社群,探討國際議題,其中包含了到內蒙古種樹、探訪農民生活,此次論壇邀約以立的營運長──梁淳禹,與大家分享國外的農耕經驗與台灣的比較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【彎腰生活節】

學習古法,小農復耕在歷坵 │ 講者:紀錄片 陳韻如

10/10(三) 19:00-21:00

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台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,和許多原住民的部落一樣,有著傳統文化流失和青年外移的問題。為了改變部落的命運,長者與回鄉青年合作,重新挖掘傳統農法中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,推廣友善的小農復耕計畫,在部落的母土種出新希望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貢仔寮水梯田的死與生 │ 講者:人禾基金會 方韻如

10/11(四) 19:00-21:00

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水梯田是古老農耕智慧的結晶,能避免水土流失、有助水資源利用、提供生物棲地、保障糧食生產的機會。人禾基金會與林務局合作,在貢寮推動水梯田復耕計畫,結合環境教育與農業價值保存,在田裡種下人與生物和平共處的夢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FTA與自由貿易下的農業 │ 講者:陳思穎


10/12(五) 19:00-21:00 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

台灣自兩千年後加入WTO,自由貿易的風潮席捲了全台灣的產業,台灣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。這幾年政府努力拓展國際貿易,期望藉由貿易自由化坐收經濟發展成效,然而FTA卻會讓台灣農業陷入更大的危機…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有機認證外的可能-參與式認證的想像
          
   講者:主婦聯盟產品部經理 施宏昇
      台大生傳所博士候選人 陳玠廷

10/16(二) 19:00-21:00 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

當有機被劃為法規內的認證,對台灣普遍小農的產銷是否有益備受質疑。有感於現行有機法的不健全與市場中有機認證的浮亂,主婦聯盟等非營利團體都在思考其它認證方式的可能,最終希望賦予消費者更有自主性、更能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認證方式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米如呼的滋味-勤和部落小農復耕紀錄 │ 講者:紀錄片導演 吳國禎

10/17(三) 19:00-21:00 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

位於高雄縣桃源鄉的勤和部落,每當遇到風災路斷便無法把山上的生鮮梅子運下山販賣,造成部落居民的經濟上的損失和不穩定。八八風災後,部落居民決定留在家鄉,透過小農復耕計畫發展梅子加工品,延長梅子儲存與銷售的時間,讓自產的梅子變成重建原鄉的基石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行健村有機的夢 │ 講者:紀錄片導演 許文烽

10/18(四) 19:00-21:00 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

宜蘭行健村是平均年齡65歲的典型農村,在地的人們希望維護農村的永續生命,回歸從前和土地的純樸聯繫,集結社區「由下而上」的改變力量,實踐有機的理想。讓我們跟著進到行健村,看看有機的夢想如何可能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合作經濟的力量 │ 講者:大王菜鋪子 王福裕

10/19(五) 19:00-21:00 地點:滴咖啡(自來水園區分店)(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)

基於想給孩子更純淨的成長環境,「大王」王福裕毅然在花蓮定居,和花東有機小農合作,為各地的居民配送新鮮安心的食材。靠自己力量創造「在地」和「友善環境」食物系統的大王,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,歡迎大家一起來聽大王說故事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三分蘿蔔田看天下 │ 講者:樂樂農場 李慧宜

10/21 (日) 13:00-15:00 地點:寶藏巖國際藝術村(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)

台灣的農業產銷一直是個難題。然而在這樣的困境背後,小農生產者和都市消費者要如何自力朝彼此邁進一步呢?除了提倡生產者資訊透明、消費者友善支持外,雙方在實際相處上還有更多的眉眉角角必須要互相了解。訊息互相往來,傳連起綿密的網絡,訴說著蘿蔔的生長、蕃茄的成熟和務農的酸甜苦辣。十月,請生產者來和大家一起聊聊,如何了解彼此細緻的需求,成為對方最堅實的後盾。



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

義學講堂 歡迎參與



愛心公益的緣起


  文山實習生活館是身心障礙者愛與希望的園地,該館是文山特教學校積極向文山行政中心爭取得來的校外實習工場。週一到週五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實境實習的機會,增加學生與社區民眾互動之機會,希望強化他們的服務技能與人際互動的能力,以提升社區生活適應能力。在實作機會中也能學習實用技能,而社區民眾也可以了解身心障礙者之能力與特質,進而接納他們,而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。

  在特教學校、社大與民眾的熱情參與下,義學講堂已經邁入第三年。藉由講座活絡文山實習生活館的空間,提升特教學生工作實習技能,不僅散播愛,也讓更多的民眾,可以將關注的視野,拓展至社會更多的角落。謂此,我們誠摯邀請您,參與義學講堂。只需再該館支付最低用餐消費50元,便能在用餐之餘,聆聽由社大安排多元且生動的講座內容



報名方式
至文山社大辦公室、或至文山實習生活館現場報名

活動時間  

101年9/26日起,至102年01/9日,每週三下午13:30 ~ 14:30


活動地點

文山實習生活館
台北市木柵路三段220號1樓(文山行政中心入門左側)

生活館網址
http://ppt.cc/0aiF


生活館地圖
http://ppt.cc/_Yek

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

「公民陪審團—司法監督與公民參審實務」課程




課程理念

  近年來,有些司法判決備受社會大眾及媒體輿論的批評,並產生「白玫瑰運動」以及出現所謂「恐龍司法官」標籤式用語,有些案件則是伴隨著新證物的發掘、或證人翻供而被視為冤案平反。由於國人對法學常識的陌生,一旦個人遭受司法權益受損往往僅能倚賴律師,儘管已有「法律扶助基金會」提供弱勢者一個司法救濟的管道,但多數民眾還是有「有錢判生」的興嘆。


  在個人的司法權益之外,司法作為民主政體國家的行政、立法與司法三權分立之監督職能,其品質不但是衡量一個政府的廉能程度,其實踐成效也可以成為人民參與政策的人權保證實證。例如,司法可以判決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不當,行政法庭亦可判決公務員行政程序是否有瑕疪,不僅保障人民的權益,亦能督促政府部門人員依法行事。因此,提升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吸納法學素養成為現代公民,藉以提升政府施政品質與善盡司法監督的公民權,是本計畫繼去年「大環境小公民」後繼續辦理「公民陪審團-司法監督與公民參審實務」工作坊的努力方向。

  本校繼99年以「監督」及「公平正義」為本計畫培養公民監督觀念之課程主軸,到100年以「大環境小公民─環評制度與公民參與」,將環評法的運作與政府依「行政立法」作為公民參與的場域,今年,則計畫在本工作坊中培養現代公民之法學素養「邏輯辯證」。課程將以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和大偵探褔爾摩斯的「演繹邏輯」當作刀,解剖「高雄女童性侵案」、「江國慶案」、「蘇建和案」和「邱和順案」,讓參與者看到主流媒體看不到的法律觀點,認識我國司法審判過程中的問題,解析可能提昇司法審判品質的方案。




課程時間與內容
 
第一場


第二場


第三場


第四場


授課教師簡介

田蒙潔 

美國密蘇里州律師,密蘇里州立大學哥倫比亞校區法學博士警察局政風室代表


高全國

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資深講師、崔媽媽基金會義務法律、國立編譯館社會領域教科書審定委員、淡江大學公行系兼任講師,民航局法律訓練課程講座、金控集團法務部門最高主管暨律師







◎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政風處


 承辦單位:文山社區大學

 計畫名稱:101年度推廣「廉能政府與倫理社會」計劃



◎歡迎民眾參與本次課程研習,報名請洽文山社大辦公室:


 文山社大辦公室電話:02-2930-2627

 連絡信箱:leeew72111@gmail.com